耐克和它的差距已经只有4亿美元了,而入局者越来越多,且都来势汹汹。阿迪达斯在一次投资者论坛上再次重申了在足球业务领域的雄心,拟在阿迪达斯全球战略的六个重点城市:洛杉矶,纽约,伦敦,巴黎,上海和东京打造“足球目的地”及社区平台,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增加30家旗舰店。
今年五月,阿迪达斯改革了包括Predator,F50,11Pro和Nitrocharge在内所有足球战靴系列,推出了X和ACE两款全新产品线。CEO赫伯特·海纳表示,阿迪达斯在战略上讲从以“足球”为中心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加关注街头足球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球场、休息室和主题酒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足球市场。
足球领域是阿迪达斯的传统优势领域。早在1954年世界杯,阿迪达斯首款带有旋转式、可调节铁钉的防滑球鞋就帮助前西德创造历史上著名的“伯尔尼奇迹”(前西德在最后时刻绝杀当时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队),此后便与世界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过去40年中,阿迪达斯和国际足联(FIFA)保持着现代体育营销史上最长的合作关系,最新一份续约时间将持续到2030年,这意味着阿迪达斯仍然是所有国际足联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供应商和产品特许销售商。
相较之下,1994年才杀入足球市场的耐克显然更加年轻,也更加气势汹汹,用了20年时间几乎已经追上了阿迪达斯。2014年,阿迪达斯的足球业务收入约为27亿美元,而耐克则达到23亿美元,两者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足球市场份额。
耐克在世界杯后发布的海报,宣称自己为“全球主要市场最大的足球鞋品牌”的字样。
而在耐克的身后,还有运动品牌彪马、UnderArmour也试图在足球市场分一杯羹,彪马在巴西世界杯上首次赞助了8支球队,仅比阿迪达斯少1支。
今年NewBalance也宣布正式加入战局,准确的说,其旗下副牌勇士体育在三年前就进入了足球市场,并一举拿下了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球衣合约。
得益于世界杯年的助力,过去一年阿迪达斯足球品类销售额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占全年收入的14.4%左右(耐克的这一数据为8.2%),成为2014年表现糟糕的财报中最为亮眼的部分。2015年第一季度,阿迪的鞋类产品卖得依然不错,销售增长在18%左右,这主要得益于足球和跑步品类的两位数销售增长。
2015年到2020年,阿迪达斯为足球业务设定的年均增长目标为中等个位数,低于此前设定的高等个位数增长目标,这一调整也透露出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
虽然耐克、阿迪达斯都开设了女子专卖店,但双方对女子专卖店的理解和定位差别是很大的。
阿迪达斯比较强调时尚,会请文艺界明星代言,穿着他们的产品,引领潮流。而耐克的则更加注重线下客户的体验,想要打造的不单单是销售运动产品,还通过互动的形式培养消费者的运动爱好。
张庆认为,双方定位不同的背后,是两家公司基因的不同造成的,耐克更像个体育营销公司,而阿迪达斯还是个产品驱动型公司。这也是为何近年来阿迪达斯与耐克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毕竟对于市场而言,仅产品好还不够,更应该让消费者喜欢并热爱运动。
虽然国际大牌已经试水这一细分市场,但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女子专卖店作为对现有门店体系的补充,作为实现体育运动品牌多元化的一种形式,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这种针对细分市场的门店布局方式肯定不会成为主流。
对此,张庆也持有相同观点。在他看来,女子专卖店像之前的综合门店一样遍地开花不太现实,女子专卖店在体育运动市场上未来不会成为绝对的主流,“未来耐克女子体验和阿迪达斯女子专卖店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布局不会太多,每个城市最多布局一两家。”张庆判断。
但毫无疑问的是,新耕领域为品牌商带来了不小的利润。据阿迪达斯宣称,自2013年开展女子产品市场营销活动以来,它们的女子产品业务有了大幅增加,销售增长保持两位数。而2015年,这家公司将在中国开设更多该新型专卖店。
而耐克去年曾宣布要主打女性消费者策略,争取未来两年销售额达到从50亿美元至70亿美元的增幅。
无论是启用争议性的代言人以及营销话题There Will BeHaters(被嫉妒你够格吗),还是在曼联身上砸下总金额达7.5亿英镑的十年长约(此前的13年间曼联的赞助商为耐克,同样被挖走的还有尤文图斯),不难发现阿迪达斯为了捍卫其一哥地位所做出的改变和决心。
继传奇球星劳尔、比利亚加盟美国大联盟后,英超“双德”也将登陆美国,美国的足球职业联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阿迪达斯官方公布的报告也指出,蓬勃发展的北美市场将成为足球市场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2014年世界杯小组赛阶段,美国队出人意料地力压葡萄牙、加纳队,与德国队携手出线。而在足球市场,“德国队”阿迪达斯与“美国队”耐克要打的恐怕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